“诚”与“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信义讲道德的国家,常用一诺千金来说明信守承诺的份量。然而,随着社会剧烈转型,以前一直赖以维系社会运行的诚信、道德评价体系被不断解构。
近年来,失信已成为中国社会一大顽疾。商务部数据显示,仅仅在商务领域,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
巨额的信用成本,如同扼住企业喉咙的那只手,在残酷地剥夺着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本就狭小的生存空间。
加快信用体制建设,急需引导企业和市场的经营者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诚信意识,坚持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积淀深厚的道德底蕴。
信用将成为第二张“身份证”
近期,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将发布。中国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包括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
据悉,政府各相关部门已经着手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的方案;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代码制度的方案;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根据规划,2017年中国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当下,部分省份已经根据要求和自身情况,积极落实社会信用纲要。以贵州省为例,由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起草的《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送审稿)和《贵州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实施办法(试行)》(送审稿)已经提请贵州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据了解,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分为:社会主体信用建设(即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四大信用主体)、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和司法公信建设;从行业领域分为:生产领域信用建设、流通领域信用建设、金融领域信用建设、税务领域信用建设、价格领域信用建设、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等。“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100分”“有重大立功表现、见义勇为的,+20分”“受到记过、记大过处分的,-20分”……这是山东荣成市2014年起实施的关于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征信管理办法中的加减分细则。荣成市日前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在连续两年开展“诚信荣成”建设的基础上,荣成市把2014年作为“诚信建设提升年”,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刚性制度进一步推进诚信建设。关于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评价试行规定、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试行办法等规定,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
共建诚信大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有信息公开条例,但是落实得不是很好。征信机构要获得行政处罚记录和财产抵押等相关信息很困难,获取成本过高,这会影响征信的质量。信息有序流通才能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因此政府信息应该有序规范地开放。
在当前的中国,企业失信的代价太低,而征信的成本又太高。个别“滚刀肉”企业,多次恶意欠款,该做生意照做生意,还有企业不断上当。这类企业如果在信用体系成熟的发达国家,就会寸步难行。因为企业良好的诚信记录一旦被破坏,该企业将难以生存,会被市场自动淘汰。
因此,各级商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控管理,尤其是将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道德约束。“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需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检测与检查,对商业合作伙伴进行道德监督和全程信用监督的管理。这样防止不合格原料及产成品流入市场,防范弄虚作假非法不道德行为。”业内人士说。
权威人士认为,商务部出台的《企业诚信档案数据交换平台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建设企业诚信档案数据交换平台,促进基础信用信息数据的归集和互联互通,建立“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激励约束机制。
此外,商务部将会同国资委继续推动行业信用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规范管理,拓展评价结果应用渠道。
据悉,商务部正在加速研究制定与商业信用相关的信用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和措施,培育市场需求,规范行业发展,推动建立门类齐全、运作规范、专业化水平高的信用服务业。其中,信息服务平台将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或机构,以区域性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数据库为核心,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查询、信用评价、信用管理咨询及培训等服务,推广使用企业信用报告和其他信用产品的平台。
此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企业道德行为规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制定职业道德标准,明确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同时与用人制度结合起来,按照德才兼备标准选拔人才,通过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励职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有利于企业诚信的树立。”业内人士指出。